凝心聚力担使命 砥砺奋进谱新篇
——2022年全市组织工作综述
岁月鎏金,春华秋实。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我市组织工作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深化“一改两为”,在聚焦主业中砥砺担当,在服务大局中践行使命,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南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紧抓凝心铸魂 厚植忠诚根基
政治是根,思想是魂。一年来,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任务、中心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以迎接服务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高质量做好省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推荐考察以及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推荐提名工作,组织领导干部参加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开设的“‘基层教师讲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视频直播培训”专栏学习,举办全市主要领导干部培训班和5期市管干部培训班,培训干部1200余人,推动分类分级开展科级及以下领导干部集中轮训。
知之愈深、信之愈笃、行之愈实。实施“铸魂赋能强基”工程,落实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市委常委全年累计到市委党校授课11人次。抓好上级调训和主体班培训,选调干部参加中央及省调学596人次,在市委党校举办各类主体班次9期,培训干部420余名。深化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举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专题培训班”“www.bet3365.com_足球比分365_365bet365青马工程市级班”“全市乡村振兴干部专题培训班”等9个重点专题班,培训领导干部450名。强化网络培训,积极组织领导干部参加安徽干部教育在线专栏学习,培训干部1.5万人次。高质量完成774名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首次实现全国各级机关新录用公务员同步开展培训、共享优质培训资源。
真抓实干实绩 锻造过硬队伍
为政之道,首在择人。紧紧围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将政治标准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第一标准,开展市管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双向测评。深化“九必做”“六前置双提升”等措施,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填报一致率达97%,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结合巡察对24家单位开展选人用人专项检查,探索举办首次巡察发现组织建设和选人用人问题整改答辩会。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调研式”考察,积极“走进”“融入”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近距离观察干部政治素质、工作实绩和作风表现。组织实施年度综合考核和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项考核,创新开展市管领导班子平时考核,充分发挥干部考核“指挥棒”作用。
千秋大业,贵在用人。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配合实施市季度点评工作,定期收集经济运行、为民服务、营商环境等方面数据,及时掌握县区、市直部门排名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干部优先考虑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深化重大战略合作交流,选派14名干部赴上海闵行区跟班学习,与淮河能源集团互派9名业务骨干挂职锻炼。深入落实《关于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锻炼的20条措施》,召开全市年轻干部座谈会、乡镇挂职期满年轻干部座谈会,选派15名年轻干部到省直机关、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合肥市辖园区参加实践锻炼。强化公务员队伍建设,16名定向选调生留淮,其中博士学历3人。注重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为敢于善于斗争、敢于担当作为、敢抓善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撑腰鼓劲,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大抓基层基础 建强战斗堡垒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一年来,全市组织部门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持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积极发挥“两个作用”,动员6.6万余名党员参与疫情防控,先后成立临时党总支、党支部577个,助力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选聘50名基层党建督导员随机督导,相关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头版要闻全文刊登报道。摄制党员教育电视片《典出淮南子》,荣获中组部“第十六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活动”三等奖。淮南先锋网荣获“2022年安徽省文明网站平台”荣誉称号,《村史馆里话英雄》等5部微党课在省先锋平台展播,22篇“‘一改两为’支部/党员见行动”主题信息入围省平台展示。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围绕各领域基层党建重点任务,分类施策,靶向用力,夯实党的基层执政根基。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在全省率先打造村史馆41个、村干部实训基地40个,相关做法被安徽日报、安徽信息宣传推介。启动实施党建引领农业生产“大托管”全覆盖行动,全程托管面积183万亩。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累计覆盖全市35%的行政村。实施www.bet3365.com_足球比分365_365bet365“皖美红色物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组建业委会和物业管理委员会454个,文明村等4个小区获评省级“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创新开展“党建引领 暖心助餐”试点工作,创建20个老年助餐示范点。持续加强对两新群体的政治引导和服务保障,打造首批“暖新驿站”24个,设置“暖新小站”121个。打造“红色方向盘”党建品牌,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出租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相关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专题刊载。
狠抓引智聚才 激发创新活力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构建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持续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顶格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开展党委(党组)书记抓人才工作述职评议,出台《关于奋力打造新时代人才强市的实施意见》,迭代升级人才政策“3.0”版本,统筹1.29亿元用于人才培养引进等工作。持续壮大人才队伍,遴选产生第九批“50·科技之星”创新团队13家,评选www.bet3365.com_足球比分365_365bet365首批“3361”行业名家134人。培养吸引技能人才2.3万人,招引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202人,帮助安徽理工大学引进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名。简化程序为事业单位招引应届高校全日制硕士167名,建立淮南籍在外人才信息库,精选入库3205人。
多士成伟业,群贤济宏图。出台“淮聚万才”专项行动方案,优化人才引进方式,营造人才引育沃土,激活全市人才创新创造原动力。创新人才工作方式,成立全国首个“农业大托管人才智库”,遴选30名农业专家人才作为智库成员,分批下沉632个托管村,集人才之智助力农业发展。实施青年学子人才“灌木工程”,筛选首批“6+1”新兴产业重点企业419家。启动www.bet3365.com_足球比分365_365bet365“人才主题日”活动,指导凤台县建成全省首个人才主题公园。高标准遴选第一批高层次人才“优才卡”发放对象254名,相关做法被中国人才杂志、人民网、安徽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拍摄发布淮南首部人才宣传片《“淮”才必遇 “南”能可贵》,受众群体达100余万人。征途回望千山远,前程放眼万木春。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逐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市组织系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赋予组织部门的新任务新要求,创新实干、奋勇争先,以更高站位、更强担当、更硬作风,在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南的新征程上谱写组织工作新篇章!
通讯员 淮组言